本文作者:author

京东“青绿计划”:消费减碳是环保还是营销?揭秘电商“青绿”外衣下的碳足迹

京东“青绿计划”:消费减碳是环保还是营销?揭秘电商“青绿”外衣下的碳足迹摘要: “青绿”外衣下的电商碳足迹:一场精心策划的绿色营销?世界地球日:又一场品牌“环保秀”?每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,早已成为了各大商家争相上演“环保秀”的舞台。京东的“青绿计划”也...

“青绿”外衣下的电商碳足迹:一场精心策划的绿色营销?

世界地球日:又一场品牌“环保秀”?

每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,早已成为了各大商家争相上演“环保秀”的舞台。京东的“青绿计划”也不例外,选择在这样一个节点推出,其营销意味远大于实际的环保价值。表面上,京东联合众多品牌,以“减碳商品”和“购物福利”为诱饵,试图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环保行动挂钩,营造一种“消费即环保”的幻觉。然而,仔细推敲,这种所谓的“绿色消费”模式,更像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商业游戏。

“青绿计划”:看上去很美的碳普惠

“青绿计划”的核心在于将消费者的订单转化为“减碳量”,并以此兑换各种优惠和礼品。这种做法看似巧妙,实则存在诸多疑点。首先,“减碳量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?是基于科学严谨的测算,还是企业自行设定的标准?文中提到“最高单张订单减碳6390克,相当于10瓦LED灯点亮1425小时”,这种类比看似直观,实则模糊了概念,将复杂的碳排放问题简化为简单的数字游戏。更令人质疑的是,消费者获得的“减碳量”究竟有何实际意义?它能否抵消消费者在其他方面的碳排放?又是否能够真正推动企业的环保行动?恐怕这些问题,京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0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