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uthor

AI落地香港创科展:未来智能AI耳机能否破局?

AI落地香港创科展:未来智能AI耳机能否破局?摘要: 香港创科展:AI“落地”的喧嚣与务实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(InnoEX)和第21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落幕了,这场汇集了全球近三千家展商的盛会,表面上展示着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高...

香港创科展:AI“落地”的喧嚣与务实

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(InnoEX)和第21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落幕了,这场汇集了全球近三千家展商的盛会,表面上展示着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高科技的蓬勃发展。但仔细观察,却能发现AI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“技术炫技”到“场景落地”的转变。未来智能这家公司,试图以AI会议耳机切入市场,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。

AI耳机:伪需求还是真刚需?

不得不承认,ChatGPT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意识到,AI不能只停留在算法层面,更重要的是找到应用场景。那么,AI耳机,尤其是主打会议功能的耳机,真的能解决用户的痛点吗?

未来智能的市场总监万君认为,耳机具有私密性、便携性,是智能体的“天然入口”,而会议场景则是高频刚需。他们的讯飞AI会议耳机,主打录音转写、会议摘要等功能,似乎也的确击中了一些职场人士的需求。

但问题在于,这些功能真的是“非耳机不可”吗?手机录音、云笔记、AI转录工具,哪个不能实现类似的功能?而且,考虑到耳机的使用场景,真的有人会在嘈杂的公共场合,用耳机进行私密的会议讨论吗?

所以,AI会议耳机究竟是解决了用户的真刚需,还是创造了一个伪需求,这恐怕还需要市场进一步的检验。

“5+X”战略:能否突破巨头壁垒?

未来智能试图通过“5+X”战略,即在耳机基本功能之上,叠加AI功能生态,来突破消费电子巨头的生态壁垒。

这个思路本身没有问题。毕竟,创业公司很难在规模上与巨头抗衡,差异化竞争是必然选择。而且,讯飞AI会议耳机获得了Hi-Res音质认证、德国红点设计奖等背书,也证明了其在基础功能上的实力。

但是,AI功能生态的构建,却并非易事。这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、用户反馈的快速迭代,以及与第三方应用的深度整合。而这些,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。

未来智能能否在巨头的夹缝中生存,甚至突围,关键在于其能否真正将AI功能做深做透,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如果只是简单地将AI功能堆砌在耳机上,而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,那么,最终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。

海外市场:是机遇还是挑战?

未来智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甚至在CES 2025上宣布进军北美市场。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。

一方面,海外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遇。如果能够成功打入北美市场,未来智能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。

但另一方面,海外市场也充满了挑战。不同的文化背景、用户习惯、竞争格局,都可能成为未来智能前进的障碍。而且,北美市场对产品质量、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更高,未来智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
未来智能能否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,取决于其能否真正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,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。否则,盲目扩张,只会适得其反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7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